制药废水成分复杂、处理难度大,一直是行业环保治理的难点。近年来,随着制药行业产量攀升与环保政策持续收紧,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“必答题”。在此背景下,天地人和药业针对中成药提取废水及化学合成原料药废水(60吨/天)项目,从行业痛点出发,系统梳理技术选型逻辑与治理方案,为同类企业提供可复制的实践参考。
一、行业痛点:高浓度制药废水治理的三大难题
1. 有机物浓度高且毒性复杂
中成药废水中含皂苷、生物碱等大分子物质,化学合成药残留抗生素、有机溶剂等毒性成分。这些物质直接进入生化系统会抑制微生物活性,导致处理效率低下甚至崩溃。
2. 盐分与水质波动威胁系统稳定性
高盐度废水长期运行易腐蚀设备,增加维护成本;中成药与化学合成药废水混合后水质波动显著,传统工艺难以稳定应对复杂成分变化。
3. 环保标准与成本压力双重挑战
随着制药行业环保监管持续收紧,现行排放标准对污染物限值提出更高要求。部分企业因环保投入与生产成本矛盾加剧,面临减产或停产风险,亟需兼顾合规性与经济性的技术解决方案。
二、山水环保技术方案:工艺组合与核心功能
项目工艺流程
机械格栅 → 合成药收集池(微电解装置+芬顿反应装置) → 调节池 → 气浮装置 → 一级沉淀 → 厌氧 → 厌氧罐 → 缺氧 → 好氧 → 二沉池 → MBR → 消毒
分工艺段解析
1. 预处理段:拦截+氧化双效降毒
2. 生物处理段:深度降解+高效脱氮
3. 深度处理段:膜技术+双重消毒
三、行业价值:同类企业选型参考
1. 工艺适配性优先
高浓度有机废水需强化预处理(如微电解+芬顿),避免生化系统崩溃;盐分高的废水建议增设蒸发结晶单元。
2. 生物处理核心地位
UASB厌氧罐与多级A/O工艺组合,可兼顾有机物降解与脱氮效率,适合处理制药废水这类高氨氮、高毒性废水。
3. 膜技术是深度处理关键
MBR膜替代传统二沉池,抗冲击负荷能力强,出水可直接回用,适合对水质要求高的企业。
4. 精准适配不同场景的解决方案
针对制药企业废水成分复杂、水质波动大等特点,山水环保提供“一企一策”定制化服务。